存在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对国防军工秘密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责任担当。尤其是军工企业,从大的方面说,没有把自己摆到担负国防科研生产、维护国防建设秘密安全的高度,严肃认真地对待保密工作。从小的角度看,是只顾局部小利益,没有清醒认识做好保密工作与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辩证关系。
解决之道
解决好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后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下大气力解决思想认识、管理理念、监管机制和责任落实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四个一”上下功夫。
要提升一个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于泰山。这是做好保密工作的总开关。军工企业要加强保密教育,既要向员工宣讲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复杂的窃密形势,又要宣讲军工企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既要讲清军工企业在窃密与反窃密斗争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又要讲清每个涉密人员在做好保密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既要明确企业在军工建设发展与保守国防秘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又要明确涉密人员个人在做好保密工作与自身安全发展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把这个意识变为企业与涉密人员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要明确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保密就是保国家安全、保企业健康发展、保职工饭碗。笔者在采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和中航集团成都飞机公司等大型企业干部职工时,发现大家的这一理念都非常明确。但在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许多干部和涉密人员更多地是把军工认证工作当做一个门槛,对做好保密工作消极被动、不自觉,对认证后存在问题的整改缺乏自觉严肃的态度。因此,这些企业必须强化“我保密、密保我”的保密价值观,真正把自觉做好保密工作与国家安全、与企业发展、与个人得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要构建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既包含保密认证机构对军工企业在认证中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还包括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军工单位问题整改的全程检查监控。具体到保密认证机构:既要要求被认证单位把认证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人,又要限时要求企业上报整改情况,还要努力做到每审查认证一个单位,都要有专门问题的记录,可以分片区地相对明确认证组一名同志,负责跟踪督促。通过这样的办法,抓好督促整改落实。具体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思想上要防止工作分工分家,对军工企业的管理,不能只依赖于认证机构的那几名同志,宣传、督查、技术各个业务口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上要主动掌握、主动介入,不管是省保密局还是地市州局,都要明确属地管理的原则,保密教育普查、保密专项工作、例行保密检查,凡所查区域内有军工单位的,都要主动和认证机构保持联系,掌握情况,了解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抓问题的督促整改。